(资料图)
5月18日,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日活动——“博物馆、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”主题论坛在福建省博物馆举行。
本次论坛以“博物馆、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”为主题。在开幕式上,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顾玉才致欢迎辞。他表示,近年来,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,在文物保护、研究、展示、教育、传播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。博物馆开放包容的态度正在不断释放文化魅力,吸引着青年人走进博物馆,青年博物馆人作为博物馆的未来,他们的探索与实践将为博物馆发展路径增添新视角、创造新方法、提供新动能。
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张荣在论坛上作了“传承、创新、协作、赋能,服务新时代高等教育和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”报告。他表示,在全国高校校园建筑中,具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的学校为数不多,厦大是现在拥有国家级文保建筑数量最多、体量最大的学校之一。文博与高等教育密切相连,厦门大学在新时代将持续推动文博事业的发展。服务高等教育和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,发挥高校在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中的独特优势,以高效能协作光大传播中华文化,让世界更好地认识、理解中国。
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、省文物局局长、福建省博物院院长傅柒生在论坛上进行了“博物馆:可持续发展的三‘生’思考”主题演讲。他说,生活、生态、生命,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必须探讨的三大问题。新时代的博物馆有了全新的定义,是为了社会服务的非盈利行常设机构,它研究、收藏、保护、阐释和展示物质和非物质遗产。向公众开放,具有可及性与包容性,博物馆促进多样性与可持续性。将为教育、欣赏、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。
他介绍,福建省作为数字中国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,近年来,福建省大力发展数字文化遗产—智慧博物馆,依托科技力量将文物“活”起来。通过举办主题展览与活动,讲好福建故事,活化八闽文物,科技赋予了文物“新生命”,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,陈列在八闽广阔大地上的遗产,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“活”起来。为讲好福建故事、传播好福建声音,发挥了文博力量。
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,我国文博事业快速发展,博物馆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,“到博物馆去”已经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。
本次论坛为今年国家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之一,为文博领域展示风采和专业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,彰显了福建省对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热切关注。论坛现场国家文物局、福建省人民政府、福建省文旅厅、福建省文物局、福州市人民政府、中国博物馆协会、中国文物报社等有关负责有关负责同志,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、高校青年代表、新闻媒体、社会公众共计5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。(记者 洪振威 冯川叶)
Copyright @ 2015-2022 华中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